从清扫到保洁:
扫街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
8月2日,骄阳似火。在泸州市江阳区大山坪街道堰塘湾社区刺路一段,身穿“江阳环卫”制服的清扫员何勋伯手握扫帚,巡视街头:“现在我们清扫街道按规矩办事,除了要清扫到位,还要保洁到位,不像以前那样随便可以应付了事。”
之前,“清扫保洁员多半是由一些低保户或老年人担任,工作只讲时间,不讲质量,时间一到就下班。”城乡环境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说。
4月初,大山坪街道引进了鼎正现代家政服务有限公司,将16米以下街巷的清扫保洁,立体垃圾,“牛皮癣”整治等环境卫生综合服务承包给企业。街道、社区组成检查考核组,不定期进行考核,考核结果与月底清扫保洁经费直接挂钩。按照合同要求,清扫保洁到位,清扫保洁人员按时着装上岗,对街道、社区发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处理。随后,麻柳湾、大校场、山岩脑10个社区也与企业签订了合同,清扫保洁全面推向市场。
从平面到立体:
巡回保洁大街小巷成常态
“不仅仅是扫地,还要说话文明,对乱丢东西的行人进行劝说,全天巡回保洁不低于12小时,不留卫生死角。”龙透关社区飞跃小区的清扫员黄书贵笑着说。
7月31日正午,街道城乡环境服务中心、金座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组成的检查组,到黄书贵负责的街段进行考核检查。“果皮箱的清洗每天不少于一次;适时清掏,保持果皮箱箱体内外清洁卫生;果皮箱应完整无损;完成这一项工作得10分,每违反一处扣0.5分。”大山坪街道副主任敖启勇说,“考核成绩和预算费用挂钩”。
通过一系列岗前培训,招聘的保洁员按“礼貌待人、敬言服务”的理念,强化了岗位职责,特别强化了“牛皮癣”、“空中垃圾”等方面的治理。
与此同时,区政府加大投入,从人力、物力上合理安排,科学调配,使员工待遇和企业效益直接挂钩,提高了清扫保洁员的积极性,“真正实现了从‘平面’清扫到‘立体’保洁!”
从点到面:
环境治理没有竣工日期
“这里是失地农民的安置小区,住户多。以前卫生很恼火,巷道里常有东西从楼上砸下来。现在好了,街路变得干净整洁了。”谈起环境卫生的变化,龙透关社区居民王树珍感慨良多。
“清扫保洁市场化,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。”大山坪街道党工委书记毛维新说,清扫保洁人员从以前的40人增加到100人,投入经费增加至80万元,是过去的4倍。由点及面,江阳区将把这种运作模式在所有街道推行,为此,全区每年的清扫保洁费用将增加到400万元,城区新增保洁人员200名,乡镇新增保洁人员217名。
市场化的环卫管理“三级管理模式”,彻底改变了过去政府花钱养人,干好干坏、干多干少一个样,工作积极性低、工作效率不高的旧貌。”江阳区区长郑蓉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