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乡镇垃圾处理难题八解
网友、专家、环保人士、主管部门为农村垃圾处理出谋划策
本报海口7月30日(记者 张毅 胡诚勇 实习生 熊和茹 蒋艳 林春挺)连日来,本报从海口演丰镇万吨“垃圾山”这一现象入手,通过实地走访、深入剖析,试图揭示各地,尤其是我省农村地区在垃圾清运、后期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。在这些难点、矛盾面前,我们又能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?今日,记者通过采访网友、专家、环保人士、主管部门,请他们为农村垃圾处理出谋划策。我们也希望这些建议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,从而进一步推动我省环境整治大行动更好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下去。
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毕华:
垃圾就地分类是关键
毕华说,政府应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农村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机制“在这其中,垃圾就地分类是源头、关键”。
“现如今,农村垃圾处理方式通常是进入垃圾场进行焚烧、掩埋,许多可再利用资源被白白浪费掉。”毕华说,新的农村垃圾利用模式应从源头开始,从垃圾分类做起。
据介绍,国内有省份就将全部农村生活垃圾分成五大类: 一是厨余垃圾,可用来生产沼气或有机肥。二是灰土垃圾,可用来生产砌块砖,还可以作为生产水泥辅料以及用来生产农家肥、填坑造地等。三是可再生垃圾,可卖给专门的加工厂作为原材料重新利用。如废旧塑料等。四是可燃垃圾,可作为农民生物质燃料的组成部分。五是有害垃圾,由镇里集中送到有分解、处理资质和能力的单位,或密闭封存。
“这样就可以做到40%的垃圾不出村,55%左右不出镇,只有5%左右需要集中送出去,集中分解、处理或再利用。 ”毕华说,这种做法不仅能有效利用资源,也能节约有限的环卫资源。
最后,毕华还指出,要特别注意对废旧电池进行可持续的回收利用,有关部门一定要建立起严密的回收处理体系。
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云亮:
行政立法存盲区 监督执行最关键
据了解,原建设部于2007年颁布了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》,并未涉及农村垃圾管理。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也没有一部关于农村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。农村垃圾处理的管理在行政立法上存在盲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。
刘云亮说:“目前,海南也没有针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相关法规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是有立法的必要性。但与立法相比,如何监督、执行才是最关键。”
刘云亮认为,政府应在乡村广泛开展垃圾处理专门宣传活动,鼓励并引导村民投入人力物力主动配合、支持开展各类垃圾死角清理、垃圾中转清运等活动,并对自产垃圾进行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,如有机物含量高的可喂养家禽家畜或进入沼气池、塑料制品归集后出售给废品回收站、杂草枯枝等就地焚烧堆肥、砖瓦碎石用于乡村道路硬化等。
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:
在部分市县建小型垃圾发电厂
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建议,可在陵水、保亭、乐东、五指山、琼中、昌江、白沙七市县,建立小型垃圾发电厂,实现垃圾的能源化利用。这样还可带动周边市县,有效解决海南全省以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带来的占用土地、填埋场渗漏液造成二次污染、填埋场发酵气体聚集形成新的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弊端,把垃圾处理无害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此外,政府应该允许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垃圾发电厂建设。垃圾在回收、分拣过程中,其弃物中的金属、玻璃、塑料等可产生再生资源价值;而大量可发酵的垃圾,通过厌氧消化工艺技术制取沼气用以发电,又可创造电力销售价值,这其中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。垃圾发电已成为环保产业的一个新的投资方向,政府应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这一新型环保产业。
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王旭:
应多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
“在海南农村,垃圾露天堆放、就地掩埋是比较普遍的情况,这样的做法不仅占用了耕地,而且随着垃圾的逐渐增多,对周围土壤、地下水的影响也逐渐显现。”王旭说,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,“垃圾是一种放错了时间、位置的资源,利用的好,它就是一块宝”。
王旭认为,海南建设垃圾填埋场只是权宜之计,以后还是要利用新技术“变废为宝”。因此,他建议,在目前的状况下,海南应多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,将垃圾进行集中掩埋处理,这样可以较大程度的缓解垃圾的二次污染问题。“等以后技术先进了,可以再将这些垃圾挖出来,进行处理。”王旭说。
王旭还介绍,从目前垃圾处理、再利用方式来看,焚烧发电和沼气利用都是较好的处理方式。
民革海南省委员会:
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
据介绍,填埋场的垃圾发酵后,产生了大量的填埋气(以沼气为主)。填埋气排入空中,不仅破坏大气环境,而且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。但如果稍加利用,这些沼气则可变成一种有用的资源。今年5月份,海口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在颜春岭垃圾填埋场正式投产,这也是我省首个利用垃圾填埋气发电的大型项目。该套设备预计可运行12年,总发电量约为2.65亿度。
同时,在海南农村地区,一些地方的垃圾沼气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。
在农村建沼气池,特别是让人畜粪便等垃圾进入沼气池,改变了过去有些村庄内乱放牲畜,猪牛粪便到处见的不良现象。建沼气池后猪牛必圈养,大大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。
鉴于沼气的突出生态效益和减少垃圾污染等优点,民革海南省委员会就曾提出,政府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,在农村大力建设沼气池。
海南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陈永富:
全省推进21个垃圾处理项目
“垃圾处理作为环卫工作的核心,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明进程。”陈永富表示,目前,全省21个垃圾处理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,目前已竣工项目1个,在建项目19个,开展前期工作1个。按照目前项目的推进速度预估,2009年底将竣工项目18个,提前实现“十一五”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%的目标。
据介绍,21个垃圾处理项目2010年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,将新增垃圾处理能力3357吨/日,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基本达到100%的目标。上述21个垃圾处理项目的总投资达13亿元,其中包括中央投资、省财配套和市县自筹。“这样的投资力度前所未有,省委省政府这次是下决心,要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逐渐形成全省范围内的城乡一体化环卫体系。”陈永富说。
海南省生态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庆良:
引进市场化运作
关于目前乡镇垃圾处理的问题,海南省生态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张庆良提出自己的建议:“适当地引进一些市场化运作。”
“那些收废品的为什么不管白天黑夜都愿意到处捡垃圾,因为垃圾里面有利可图。”张庆良说,垃圾中有很多可回收转卖的东西,利用这一点,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,允许一些城镇采取政策补贴的方式,将乡镇的一些环卫工作,承包给清洁公司等一些私人成立的清洁机构。清洁公司在回收废品的同时,也进行了城市环卫清洁的工作。这样,在环卫工作上政府就只起到一些扶持的作用,这将减少开支,无形中也帮忙解决了“经费难”的问题。
网友“远走天涯”:
将垃圾处理纳入“民生工程”
针对目前海南乡镇环卫工作普遍存在经费紧张问题,网友“远走天涯”强烈建议,将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纳入“民生工程”范畴,建立中央财政为主、乡镇地方财政为辅的投入机制,尽量做到大的市县要建立垃圾处理厂,乡镇建垃圾中转站,街道、自然村设垃圾堆放点,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。 |